【融入国际化 打造中心城】以国际人才托举创新之城

2021-09-17 16:33 浏览人数:872次 来源:宜兴发布
逐浪扬帆
9月初,随着第二届中国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圆满落幕,我市“以赛引才”工作取得突出进展,目前已有30个项目通过本届大赛,成功落地宜兴。这是我市向海内外优秀创业人才伸出的“橄榄枝”。
【融入国际化 打造中心城】以国际人才托举创新之城
自今年3月赛事启动以来,共吸引1131个全球青年英才团队科创项目参赛,无论是231万元的总奖池、最高累积奖金55万元的“大手笔”,还是特设海归青年赛,为海归青年人才团队搭建创新创业舞台……诚意满满的举措,透露出宜兴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放眼国际,着力打造与经济同频共振的国际一流人才引育体系的信心与决心。
引育国际人才
完备的政策体系是支撑
我市已连续10年实施“陶都英才”工程,并着力构建以《关于优化“陶都英才”工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总纲的“1+x”政策体系。
近日,我市又出台《宜兴市招才引智工作实施意见》,全方位构建筑巢引凤新格局。纵观这些政策,我市坚持以开放理念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突出对国际化人才的招引扶持。例如,国外人才来宜创业可获个人最高800万元、团队最高5000万元的项目资助;国内外知名猎头公司和人力资源公司来宜注册设立工作机构,最高可获50万元运行补贴、20万元/名的引才奖励。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市市级人才专项资金支出,从2016年的2150万元提高至2020年的4550万元,年均增长20.6%。今年,我市财政预算安排人才专项资金近8000万元,较2020年增长75.4%,为近年来最大增幅。这些资金,囊括了不少对国际化人才的支持奖励,释放强劲吸引力。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563人、持有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的外籍专家70余人。如何让国际化人才留下来?我市从细节入手,持续提升服务,以更多温暖关怀换真心热爱。
【融入国际化 打造中心城】以国际人才托举创新之城
2020年7月,我市成立宜兴市欧美同学会(宜兴市留学人员联谊会),倾力为来宜双创的海归人员提供服务与帮助。为更好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我市还颁出留学归国人员优秀创新创业奖,谢乾等一批优秀典型受到表彰。
在市科技局,除了各级各类相关人才、项目的组织申报,一项项暖心服务还营造起外籍专家的“微幸福”。该局推出“跑一地、跑一次”改革举措,提供“一对一”答疑对接,积极推行申请“全流程网办”,并主动与无锡审批窗口沟通协调,实现申请人可在宜兴完成工作许可证的申领和注销,免去了无锡、宜兴两地跑。此外,市人才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开展了多期人才成长营和亲子夏令营活动,让国际化人才了解宜兴文化生态底蕴,强化归属感,更好融入宜兴人才圈子。
宜兴厚植爱才育才用才的土壤
也令一位位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扎根宜兴、奋力成长
【融入国际化 打造中心城】以国际人才托举创新之城
位于经开区的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凭借留美博士史卫利、张洪旺与韩籍博士崔永郁为核心的国际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太阳能电池正面导电银浆产品,实现太阳能产业链最关键产品的国产化。其突出表现,让“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荣誉花落帝科股份,史卫利获“省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崔永郁获2019年度“江苏友谊奖”,而“江苏友谊奖”是省政府授予在江苏工作的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
【融入国际化 打造中心城】以国际人才托举创新之城
位于徐舍镇的江苏博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样瞄准“卡脖子技术”,通过汇集内河喜代司、安暻源等来自日本、韩国的光刻胶领域的顶尖专家,组建起强有力的光阻研发团队,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一家实现光刻胶量产的企业。
数据显示,我市现有省外国专家工作室9家;近3年,全市立项省级及以上外国专家人才项目16项,立项数量和资金支持在无锡地区占比超50%。
在宜兴,国际化人才不仅在企业,越来越多的国际精英也借助“政府+高校”“高校+企业”“人才+企业”等“平台+”模式,深度参与宜兴发展。
位于环科园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宜兴)环境技术转化中心,获得省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建设项目立项。2020年,该中心设立新南威尔士大学海外留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推动近50位新南威尔士优秀的本科、硕士留学生在宜实习就业。
【融入国际化 打造中心城】以国际人才托举创新之城
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作为江苏省重点推进建设的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借助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英国剑桥清洁技术、日本伊藤忠水处理等国际技术支撑,打造国际领先的环保产业“技术转化平台、产业孵化平台、智能制造平台”。
目前,我市建有13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全市在研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5项;拥有省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20个、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2个、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
砥砺前行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系统勾画出今后五年宜兴发展的美好蓝图,发出了“打造环太湖科创圈创新之城”的动员令。
咬定目标,如何以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赋能城市创新?
市人才办主任
何涛
高点定位,方能谋划长远。“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聚焦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创新国际化人才“引育用留”政策机制、评价体系和保障措施,布局一批市场化、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创新创业、培养交流高端平台和科研机构,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顶尖人才、领军团队,打造一支具有全球化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规划一批高标准、国际化、教育医疗配套齐全的人才社区,以人才国际化引领产业国际化,力争把宜兴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人才强市和人才最美栖息地。
市科技局局长
唐其君
未来几年,我市将深入推进“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两大战略。一方面,将抢抓海外人才回国潮窗口期,深入实施“氿子兴宜”“陶都之光”揭榜挂帅等工程,用足用好科技创新“30条”“新6条”等政策,加快引育一批高层次国际化顶尖人才;另一方面,将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鼓励优质企业、科研院所等,在国际创新人才密集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国际科技合作节点,谋划建设境外“科创飞地”和研发机构,同时主动吸引国际高端创新机构等来宜设立分支机构,不断提高我市配置全球创新资源能力。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花强
让优质的产业和人力资源形成良好互动,能产生叠加效应。我市将从强化政策供给入手,打响“陶都英才”政策品牌,不断构建人才引育体系,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创新主体培育措施,激励技术创新载体。进一步发挥上海寰球人才交流中心、深圳创成汇平台江苏运营中心、杭州景行科创网络有限公司三个招才引智工作站的聚才作用,同时制订出台《宜兴市关于吸引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支持国际化人才来宜创新创业,切实提供更加开放的政策环境和更加高效的制度保障,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微评论
引育并举 打造国际人才高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长三角一体化、锡宜一体化、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等重大战略交织叠加,对宜兴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抢抓机遇,宜兴需以更为开放包容的姿态强化“引才磁场”,打造国际人才高地。
【融入国际化 打造中心城】以国际人才托举创新之城
构建国际化人才高地,拓宽引才渠道,精准引进是关键。当前,各地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愈发激烈,为国际化人才引进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精准施策。我市应根据发展规划需求、产业发展情况,针对性地引进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国际领先的双创人才或团队等。在引进方式上,一方面,要强调政府引领作用,结合人才的实际情况与专业特征,为他们创业、就业提供多样化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另一方面,要突出市场化参与,发挥高校、中介引才机构的桥梁作用,依托“市场之手”寻才觅才、选才用才。
构建国际化人才高地,强化本土力量,多方培育是保障。我市应多层次举办各类国际交流活动,以文化交流、学习培训、项目合作等形式,为本土人才打开国际视野、创造更多国际对话机会。同时,要鼓励宜兴的企业、平台,带着项目、产品、文化主动融入国际化浪潮,让更多产业服务人员更好感知国际化。此外,海归人员作为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组成,我市应当充分调动、激发其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加速实现人才回流,服务宜兴发展。
 
 

宜兴房产网为您提供宜兴房产资讯宜兴二手房宜兴租房信息!了解更多宜兴楼盘信息请访问yxfc.com.cn

yxfc.com.cn 宜兴房产网 客服/业务:18015272826 (微信同号) 苏ICP备20005318号-12
本网站所刊载的所有楼盘资料(特别是楼盘价格等)及图表、二手房房源租售信息等仅供参考,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绝对精确性或可靠性。